“到下午3點,我們今天已經做了8000袋羊肚菌菌種。”10月10日,位于涼山州普格縣普基鎮(zhèn)文倡村的普格縣食用菌產業(yè)園內,負責人何顯芬正和工人們一起制作羊肚菌菌種。從早上7點半開始,他們已在這里工作了7個多小時,“在‘四川扶貧’公益性集體商標的帶動下,我們的羊肚菌剛開始種就有人來求購了。”
“四川扶貧”公益性集體商標產品賣得火,背后是我省正積極實施的消費扶貧。消費扶貧是打通扶貧產品生產、流通、消費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“新引擎”,主要通過“以購代捐”,在貧困地區(qū)建立長期穩(wěn)定的農產品產銷對接關系。
作為我省脫貧攻堅最后一塊“硬骨頭”,涼山州在消費扶貧方面做得如何?探索出哪些方法?近日,記者先后前往涼山州越西縣、喜德縣、普格縣等地探訪。
新抓手
公益性集體商標讓農產品華麗轉身
從散裝到品牌,大涼山的扶貧產品正在實現(xiàn)華麗轉身。
“獲得‘四川扶貧’公益性集體商標大半年來,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的菜心越來越好賣了。”9月14日上午,在菜心種植基地內,喜德縣魯基鄉(xiāng)鄉(xiāng)長翁古阿合正忙著和客商溝通銷售事宜。
2019年12月,在廣東省佛山市援建下,魯基鄉(xiāng)壇罐窯村建起一個300多畝的菜心種植基地。但是,和涼山很多蔬菜種植基地一樣,這個基地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把品牌叫響。
雖然有廣東公司幫忙銷售,但是由于沒有統(tǒng)一的品牌和商標,魯基鄉(xiāng)的菜心一度價格偏低、銷售范圍不廣。“今年4月,獲得‘四川扶貧’公益性集體商標后,問題得以解決。”翁古阿合告訴記者,品牌叫得響了,價格自然變高了,每公斤菜心的售價比市場價貴了1-2元,能夠賣到9元左右。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,菜心還賣到了佛山,“我們初步算了一筆賬,獲得‘四川扶貧’公益性集體商標后,4月到9月的銷售額已達200多萬元。”
不僅是商標,“四川扶貧”公益性集體商標更是一種標準化的產業(yè)生產和銷售體系。貼上這一商標的農產品也正逐漸顯現(xiàn)出品牌綜合效益。
新打法
培育本土“網紅”直播帶貨
“這是越西的蘋果,個大味甜,快來試試。”在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(qū)日前組織的扶貧農產品展示活動上,越西本土“網紅”楊顯君通過短視頻平臺推銷蘋果。
越西本土網紅正在帶貨。 張庭銘 攝
“通過‘網紅’直播帶貨,就是想要把扶貧農產品更好地賣出去。”越西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長王加紅告訴記者,以前縣上的扶貧農產品要么是通過幫扶單位“以購代捐”,要么是進行現(xiàn)場零售。但日子久了,大家就發(fā)現(xiàn)這些辦法的影響有限。
如何擴大扶貧農產品銷售范圍,增加扶貧農產品銷量?今年年初,省商務廳在涼山州做的幾次“網紅”直播帶貨讓王加紅動起了心思:外地“網紅”費用高請不起,可以培育本地“網紅”來帶貨。“沒想到,效果還不錯,從5月到現(xiàn)在,農產品線上的銷售額已達1000萬元左右。”
嘗到“網紅”直播帶貨甜頭的,還有專合社負責人。布拖縣木爾鄉(xiāng)塊只村比聰中藥材種植養(yǎng)殖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阿俄比聰告訴記者,受疫情影響,專合社生產的1萬多枚綠殼雞蛋滯銷。“看到‘網紅’直播帶貨很火,就嘗試網絡直播。沒想到,雞蛋很快就全部賣出去了。”
手機變成“新農具”,直播變成“新農活”。為挖掘更多特色農產品,不久前,涼山州還專門為7個未摘帽縣商務部門和相關企業(yè)、合作社負責人舉辦了電商直播消費扶貧培訓。
新渠道
建縣鄉(xiāng)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
喜德縣電商物流中心,倉儲員沙劍在電腦平臺上查看物流運輸車軌跡。張庭銘 攝
“有了這個平臺,現(xiàn)在快遞下鄉(xiāng)只需要2天,比以前快多了。”9月14日上午10點,喜德縣電商物流中心,倉儲員沙劍在電腦平臺上查看物流運輸車軌跡。
2019年前,喜德縣所有快遞都只到縣城。群眾多自己坐車到縣城取快遞;如果要通過快遞賣農副產品,還必須將其背到縣上。去年,喜德縣整合郵政、“四通一達”以及其他快遞物流公司,建設縣鄉(xiāng)村三級電子商務進農村快遞物流體系。
“目前建成2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電商物流服務站和85個村級電商服務站,以及6條快運專線,由郵政專車統(tǒng)一運輸。”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局長楊朝順介紹,現(xiàn)階段的運費由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補貼,村民的貨物從鄉(xiāng)鎮(zhèn)到縣城可實現(xiàn)免費郵寄,“等電商產業(yè)發(fā)展起來后,郵政將適當進行收費。”
目前,喜德縣的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已實現(xiàn)鄉(xiāng)鎮(zhèn)配送覆蓋率100%,行政村配送覆蓋率50%以上,貧困村覆蓋率達50%。在三級快遞物流體系的作用下,最近一個月喜德縣的快遞單數(shù)達13萬單左右,是前些年同期的26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