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在彝海結盟舊址采訪。
本報記者 王明峰攝
冕寧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,自古便是西南地區(qū)的重要通道之一。冕寧縣彝海鎮(zhèn)海拔2200多米處的彝海是高山淡水湖,彝語稱“烏勒蘇泊”,意為“海子”。84年前,劉伯承與彝族果基家支首領小葉丹從此處取水,歃血為盟,留下了“彝海結盟”的民族團結佳話。
“1935年5月,中革軍委為了迅速北進,達到渡過大渡河、向紅四方面軍靠攏、在川西北建立蘇區(qū)的目的,決定從瀘沽經(jīng)冕寧、大橋、拖烏到安順場。”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人員王強介紹,“這條路線避開了敵軍主力部隊,但要經(jīng)過彝族聚居區(qū)。”
“當年,通過彝區(qū)很不容易。”冕寧縣史志辦主任王大釗說,“地方軍閥不僅殘酷剝削,還挑撥彝族家支之間進行械斗,民族矛盾十分尖銳。加上語言上的隔閡,溝通起來更為困難。”
如何才能和平通過彝區(qū)?走進彝海結盟紀念館,一面《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布告》展示墻給出了答案。“一切夷(彝)漢平民,都是兄弟骨肉。”紀念館解說員祝文娟是位彝族姑娘,她說,“這是朱德總司令署名的《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布告》,一經(jīng)張貼,就在彝族群眾中產(chǎn)生了廣泛影響。”
“曾祖父懂彝漢兩語,在冕寧縣城受到毛澤東親自接見,并向毛澤東詳細介紹了地理民情。”沈國才的曾祖父叫果基達列,沈國才從小便聽祖輩們講紅軍幫助彝民的故事,“進入冕寧縣城后,紅軍便展開宣傳活動,當眾燒毀彝族同胞被迫簽署的換班作人質字據(jù)和田地契約等文書。紅軍還要求部隊嚴格執(zhí)行黨的民族政策,沒有命令誰都不許開槍。”
“被解救出來的人質回來向爺爺講述了紅軍的民族政策,爺爺看到紅軍衣著樸素,不拿群眾東西,便愿意進一步接觸。”小葉丹的孫子沈建國如今在州應急管理局工作,講起爺爺?shù)墓适氯鐢?shù)家珍,“爺爺派出代表和蕭華等人交談,紅軍闡釋了民族平等、民族團結等政策,還提出劉伯承司令愿與他結為兄弟。爺爺便決定與紅軍相見,而后歃血結盟。”
沙馬依姑在彝海結盟紀念館工作,他的爺爺沙馬爾各是彝海結盟儀式的見證人。沙馬依姑向記者介紹,“由于一時間找不到酒,他們便以水代酒,喝下滴有雞血的‘血酒’發(fā)誓結盟。在此之后,小葉丹的武裝改為中國夷(彝)民紅軍沽雞(果基)支隊。”沙馬依姑補充道,“此后幾天,小葉丹委派弟弟帶領沽雞(果基)支隊護送紅軍通過彝區(qū),他們用彝語解釋紅軍無意打擾彝族同胞,只是借路北上,為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地區(qū),強渡大渡河贏得了寶貴的時間。”
“我已在彝海結盟舊址工作了33年,看到了紀念碑、紀念館的相繼落成和完善。”沙馬依姑動情地說,“現(xiàn)在這里已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雖然我到了快退休的年紀,但我還想繼續(xù)守在這里,把彝海結盟的故事一直講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