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和朋友聊天,他說自己剛剛被噎了一頓,心里正悶著呢。
我問朋友怎么了,他說:“下午和一個平時在微信挺聊得來的朋友一起出去吃飯,服務生上菜的時候不小心趔趄了一下,蹭到他身上一點油。其實真沒多大點事兒,而且人家也第一時間道歉了,沒想到他勃然大怒,惡言惡語直接把人家罵哭了。我攔著他說算了,別因為一點小事影響心情,他居然連我一起罵,說我不懂他,居然幫著外人說話。我也真是無奈了,感覺對他的好印象一下子降到冰點。”
我勸朋友:“別生氣啦,也算是借小事看清人品,知道對方是什么人了,以后少相處就是了。”
朋友也說:“是啊,就是很詫異,平時聊天覺得他也是個挺有禮的人,真沒想到會這樣,本來約他見面吃飯是想聊一聊可以一起合作的事兒,現(xiàn)在覺得,還是算了吧。”
人都說生氣的時候最能見人品,這話真的不假。
有些人平時文質(zhì)彬彬謙遜有禮,其實不過是裝出來的表象,但凡遇到一丁點兒不順心的事情,就大發(fā)脾氣,甚至蠻不講理,立馬露出了自私的真面目。
然而,生氣時候的態(tài)度,會影響到很多事情的走向,進而影響與人之間的相處,甚至影響到這一生的軌跡。
所以啊,既可以借生氣這件事看清很多人,也要記得時刻自省,別讓生氣時候的狀態(tài),成為自己的短板。
說到生氣,我就想起之前有次和另外一位朋友逛街時發(fā)生的不愉快。
周末高峰,出來逛街的人很多。地下停車場車位滿了,我們在路邊轉了好大一會兒才等到一輛車開走。朋友剛要把車停過去,旁邊就開過來一輛車,一個女人放下車窗,急急地說這車位是她先看到的,車都拐過來了。
我說:“你是緊跟著我們旁邊開過來的,哪有什么捷足先登之說啊,我們這都眼看要開進去了。”朋友看看周圍恰好有個剛空出來的位置,就隔空指了一下說:“那邊有車位了,要不您停那邊吧,也不遠。”
沒想到那女人不依不饒,說我們不懂事兒,甚至還罵罵咧咧地,說我朋友什么穿著吊帶一看就不知羞恥,什么年紀輕輕開這么好的車肯定是被包養(yǎng)了。
我都被氣無奈了,這已經(jīng)上升到人身攻擊了,明知不占理還偏就不講理,真是恨得人牙癢,讓人想卷起袖子來跟她痛罵三百回合。
朋友卻笑了笑,主動把車拐了個彎,停到了稍遠一點的車位,那女人沒了還嘴對象,反倒愣了。
我對朋友說:“太氣人了,一言不合就人身攻擊,什么素質(zhì)嘛。”
朋友說:“咱們是出來逛街的,又不是出來跟人吵架的,脾氣壞的人自有天收拾,關咱什么事兒,走,請你吃大餐!”
后來,每次想起這件事,我都覺得我朋友的處理方法真的是再妥當不過了。這樣冷靜和理智,著實讓人佩服,也難怪我們共同的好友們提到她的時候,都是清一色的夸獎和歡喜。
向憤怒屈服,結果就往往是把他人的罪過報復到了自己身上。
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。非要去爭個是非對錯,不過是把自己拉低到和對方一樣的素質(zhì)線上去了,當時有多么“慷慨激昂”,冷靜下來就會覺得有多羞愧。
回過頭來想想,如果你是錯的,那你沒資格生氣,如果你是對的,那就根本沒必要生氣,說白了,不過是被情緒綁架,為難了自己罷了。
生氣,最能見人品,比起那些一言不合就暴躁的人,那些憤怒中仍能保持理智和溫和的人,確實更有頭腦,值得深交。
“世間有人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、惡我、騙我,如何處之乎?”
“只是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幾年,你且看他。”
那些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人,總有一天會被情緒所累,承受惡果。而我們該做的,是不拿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任何事都冷靜對待,既不盲目隱忍,更不當情緒的奴隸。
再深的偽裝,總有一天也還是會被拆穿,只有真正從內(nèi)心保持修養(yǎng)和善良的人,才可以永遠都平和坦蕩。
世間之事,大的小的都會過去,在該較真的事情上較真,在其余事情上一笑而過,做個寬容大度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