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一則“午夜給老師發(fā)微信被拉黑”的事件引發(fā)了網友們的熱議。江蘇南通的一位媽媽,為了讓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當上班上的值日生,在深夜11點左右和凌晨零點左右分別給老師發(fā)了幾條長消息。
“劉老師,我兒子當個值日生就這么難嗎,我相信我兒子表現不至于那么差吧……”
結果,這位媽媽并沒有等來老師的回復,而是發(fā)現自己被老師“拉黑”了。
一氣之下,她便把微信聊天截圖發(fā)上了微博,沒想到微博一發(fā)出,就引來了網友們的大量吐槽。
其中被質疑最多的,就是家長給老師發(fā)微信時間:
@依依:既然這位媽媽也知道白天工作,晚上忙家事,那么為什么不能把事情留到工作時間解決,非要在深夜打擾別人休息呢?@Mango-湖水藍-檸檬綠:半夜12點溝通,這位媽媽你是認真的嗎?@顧顧顧嶼安 :大半夜打擾老師就算了,語氣還特別不好。什么老師也要配合我。全班又不是只有你家一個孩子,你想給你孩子安排啥老師都配合了,別人家孩子怎么辦呀?老師尊重你的前提是你得尊重老師呀!@悅小然:教師不是服務行業(yè),家長支付的是教育,不是老師的24小時服務,言語里能看出不只是對孩子情況的溝通,更多是對老師教育方法,理念和能力的滿滿質疑,如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,又抱著一肚子不信任,自己找的累又何必怨別人。
據了解,事件中的“劉老師”家中有兩個孩子,其中二胎寶寶剛剛一歲左右,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本就辛苦,對于“深夜騷擾”的家長,采取拉黑的方式雖然欠妥,但也可以勉強理解。
相比起來,這位家長的做法顯然更令網友們感到不滿。
家長關心孩子,和老師溝通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但把老師看做24小時待命的服務人員,不分時段地隨便發(fā)微信打擾別人,這樣的行為就有些過分了。
現在,微信幾乎已經成為人們之間的主要交流方式。
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衍生詞 ——“微德”,即一個人在微信中表現出的道德品質。
可不要小看這個“微德”,因為它可以充分反映出一個人的情商和教養(yǎng)。
曾和幾個朋友討論過:“微信聊天中,最惹人討厭的行為是什么?”
結果,大家一致選出了四種最“敗人緣”的行為:
一、60秒語音瘋狂轟炸
朋友小白說,每次她收到語音消息的瞬間,第一感覺就是抗拒。
“十秒就能看完的信息,他偏要讓你花幾十秒的時間來聽,其中又不知會出什么差錯……”
有一次,小白在開會的時候,一個很久不聯絡的朋友忽然給她發(fā)來一串語音。
小白開會不方便聽語音,對方說話又不太清楚,轉出的文字也看不出所以然。
怕有什么急事,無奈之下她回復對方:我在開會,麻煩打字可以嗎?
沒想到回復她的還是一連串的語音轟炸。
后來小白點開語音才聽清,這個朋友不知從哪里打聽到她要出國出差,拜托她代購化妝品。
而后面幾條五十幾秒的長語音竟然都是化妝品的種類和名字。
小白一個一個地聽,不小心按斷了語音,還要點開重聽一遍,光記下那些化妝品的名字就花了半個小時。
每次提起這件事,小白都十分氣憤:
“微信語音雖然在很多情況下為我們提供了便利,但這并不是只憑自己高興,就去隨便打擾別人的理由呀!”
語音雖然方便,但在很多時候,傳遞信息容易出現微小的偏差。再者,不太熟悉的人,使用文字交流,也是在保持一段舒適而禮貌的距離。
所以,簡單的話可以語音說,具體的話一定要文字說,重要的話,那不如就打一通電話吧!
二、有事不直說,而是問“在嗎?”
在微信中,經常遇到這樣一種人:有事不直接說,而是先問“在嗎?”
和過去的qq不同,現在大多數人的微信幾乎是“全天在線”狀態(tài),遇到什么緊急的事情完全可以直接說出來。
曾在網上看到有人吐槽:
“早上看到微信里有人問‘在嗎?’,回復了‘在’之后,那邊再也沒了動靜。結果一整天牽腸掛肚,害怕是什么重要的通知,甚至總有種大難臨頭的恐懼感。到晚上終于忍不住了,發(fā)微信過去問那個人到底有什么事,結果那個人居然說‘忘了’……”
相信大多數人都收到過別人發(fā)來的“在嗎”、“問你個事兒”、“有時間嗎?”這種無實質性內容的對話。
其實,這種對話不僅拉低了溝通效率,也浪費了彼此的時間。
對于這句缺乏“微德”的話,最好的回答就是:有事直說,沒事的話就當我不在!
三、收到信息后,只用意念回復
我們雖然不能要求任何人都“秒回”,但收到回復是對一個人最起碼的尊重。
朋友小北是個典型的“聊著聊著就消失”的人,用網上的話說,叫做“意念回復”。
他常被身邊的朋友吐槽“我回你是秒回,你回我是輪回”。
因為這個壞習慣,他的女朋友總感覺自己被忽略了,不知跟他吵了多少次架。
在工作中,領導布置下來的任務得不到他的及時回復,對他的信任度逐漸降低,再也不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。
小北之前總覺得,這只不過是個小失誤,沒有人會放在心上。
但他后來才發(fā)現,身邊的朋友、同事潛意識都覺得他是個不靠譜的人,早已開始慢慢疏遠他……
我身邊的很多人都表示過,和“意念回復”的人聊天,感覺很痛苦。
不管和他們說什么,都好像是把一塊石頭扔到了大海里,沒有一點回應。
其實,一個簡單的收到回復,體現出的不僅僅是一種習慣,更是一種品質。
你的一句收到,可以讓人感到放心,感到踏實,更感到被重視。
這種行為意味著尊重,也意味著責任,更加意味著一個人的品質。
四、休息時間,肆意發(fā)信息打擾
歌手巫啟賢曾在節(jié)目中講過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。
凌晨2點,他正睡覺的時候,微信響了。原來是朋友發(fā)給他的視頻請求,他點了接受。
結果對方說:“老巫啊,我們在KTV唱你的歌,你聽。”
他生氣地掛了,結果過了一會,手機又響了,對方再次發(fā)送視頻聊天。
巫啟賢還未開口,對方搶先喊道“不好意思啊,剛才信號不好,我重打一次,你聽你聽。”
接著傳來了KTV里的鬼哭狼嚎聲。
巫啟賢氣憤地說:“這種人就該直接拉黑!”
很理解巫啟賢氣憤的心情,因為我也曾在早上5點,收到過一位習慣早起的同事“聊工作”的微信。
因加班只睡了5個小時的我被鈴聲驚起,頭昏腦漲,強打精神回復著同事的問題,結果一整天的精神狀態(tài)都很差。
就像新聞中,半夜給老師發(fā)微信的家長一樣,有些人只顧及自己的需求,只按照自己的時間表行事。
殊不知,這樣的行為,是把自己的方便,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。
我也曾在周末下午收到過另一個同事的工作微信。
但微信內容簡潔明了,開頭是“很抱歉打擾你周末的休息”,中間是工作通知,結尾還說明了這項工作并不緊急,可以到工作日再處理。
相比起來,這位同事發(fā)微信的方式就讓人覺得舒服得多。
在微信中,對他人的禮貌和體貼,也是“微德”的一種體現。
北野武曾說過:
“所謂規(guī)矩,從根本上考慮,其實就是為他人著想。一個差勁的人,是完全沒有‘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’這種想法的。”
微信里的潛在規(guī)矩其實很簡單,就是隔著屏幕,能找準自己的分寸。明白什么該問、什么不該問,什么時間適合聊天,什么時候不宜打擾別人。
一個真正有教養(yǎng)的人,即使是在微信里,也會堅守自己的禮貌,設身處地考慮對方的處境和感受。
這便是“微德”的體現,也是一個人身上真正的修養(yǎng)。
微德即品德,細節(jié)見教養(yǎng)。
發(fā)微信前,三思而后行,才能在言談之間,成為一個更受歡迎的人。
與君共勉。